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是省编办于1999年10月批准成立,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直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。主要承担国家和地方区域性、基础性、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,为各级政府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。
院内部机构设有办公室、党群办公室、财务科、技术科四个管理部门,下设区域地质调查所、矿产地质调查一所、矿产地质调查二所、地质环境调查所、地球物理调查所、地球化学调查所、西藏地质调查所、信息发展中心等八个二级单位。取得区域地质调查、水工环地质勘查、固体矿产勘查、地球物理勘查、地球化学勘查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等7个甲级资质,遥感地质勘查乙级资质,勘查工程施工、测绘2个丙级资质;拥有建国以来我省全部基础地质调查、地球物理调查、地球化学调查的原始资料、成果资料和实物资料,是一个专业齐全、功能完备、设备精良、生产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地质勘查单位。
建院以来,本着“立足八闽、服务海西”的理念,承担完成了基础地质调查、矿产资源勘查等各类项目200余个。坚持以“科学管理、保证质量、持续改进、顾客满意”的质量方针规范各项地质勘查工作,已提交评审的国土资源大调查等46个省部级重点项目优良率达100%,获优秀的18项。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潮,着力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,承担编制了《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(2001-2010)》、《福建省“十一五”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》、《福建省地质勘查规划(2006-2010年)》及部分市、县矿产资源规划,第二轮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中;承担编制了近30个县(市、区)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及地质灾害防治规划。协助地方政府成功申报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,漳州滨海、泰宁大金湖、晋江深沪湾、德化石牛山、屏南白水洋5个国家地质公园和福州寿山国家矿山公园,承担了宁德核电、福清核电厂址,京福高速公路、温福铁路、入闽战备公路等重大工程选址地质调查。完成了台湾省矿产地数据库、地质矿产文献数据库、台湾省1∶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,以及台湾省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等;中国地调局下达的“台湾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”,也在有序进行中。是祖国大陆拥有台湾省地学信息最完整的单位。
建院伊始,我院以争创国内一流地质调查研究队伍作为奋斗目标,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,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。2006年被省直机关评为省直机关第九届文明单位,2007年获得省总工会颁发的“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”;2007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“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;2007年获得省七个厅局共同颁发的首届职工技能竞赛“地质找矿”团体优胜奖;2008年获得省总工会颁发的“工人先锋号”称号;2008年院工会被省总工会评为“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”;2009年被省委、省政府评为“福建省第十届(2006-2008年度)文明单位”;2009年院团委被团省委评为“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”;2010年获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共同授予的“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”称号;2010年被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评为“首批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能力建设评估A级单位”;2010年院西藏项目组获得团省委颁发的“福建青年五四奖章(集体)”;2010年我院职工王文革同志荣获国务院授予的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荣誉称号。
面对新世纪的挑战,全院干部职工将继续发扬“团结、奉献、求实、创新”的团队精神,愿与社会各界精诚合作,共创美好未来。
...【详细】